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正文

    《今晚报》刊发我院李名梁教授文章《推进科教融汇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2023-02-12  点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科教融汇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是以融合汇聚科技和教育的力量,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主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科教融汇是世界各国高水平大学长期坚持和遵循的一个重要核心理念,在当今世界具有普遍性的发展趋势,其本质上是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和科研机制三者的高度整合,旨在通过强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深度结合,加强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互动联系,提升科教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不断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教融汇协同培养创新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动多方主体,涉及多个方面。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结合点、交汇处,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推进“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理所当然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担当历史重任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宏观上来讲,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从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意志与战略布局的大局出发,加强理解和信任, 增进认同和包容,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培育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的合作团队,促进科学研究与教学育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为此,应将沟通协调机制贯穿科教融汇协同培育创新人才的整个过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需要就合作过程中的权责关系、资源整合与共享关系、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利益分配、人事与考核激励等具体事项进行沟通协调,并就相关事项达成协议。因此,这就需要合作双方的上级主管部门、国家层面的相关制度与资源能够充分覆盖到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之间长期合作关系的培养,做好顶层设计和保驾护航。

    从微观层面而言,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和教学出现很大程度的结合,但科研与教学彼此分离的现象依然严重,没有实现预期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一方面,高校在办学理念上,需要积极探索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建立符合其历史与个性的发展定位,采取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职能定位,明确教学与科研在本校发展中的地位,实现教学和科研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克服“科研为本”的同质化倾向。另一方面,高校在办学机制上,要顺应当今科技的最新发展,加强高水平的课程体系建设,强化校所、校企合作,搭建科教平台,推进交叉学科教学,通过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的新机制。特别是,要积极倡导科教融汇的育人理念,促进学术资源与科研资源相互转化、协同发展,共同服务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

    来源:今晚报,2023年2月2日第18版

    作者李名梁,天津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上一条:《光明日报》采访我校李名梁教授,聚焦科教融汇如何“融”、怎样“汇” 下一条:津云刊发我院教授冯雷鸣院长文章:滨海新区这样做好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排头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