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正文

    《今晚报》刊发我院执行院长李名梁教授文章《做好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对外传播》

    2024-04-25  点击:[]

    国际金融论坛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经济对世界贡献率达32%,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持续引发全球广泛关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国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今年两会的召开,受到全世界关注,多国人士表示,看好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特点在“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在“先进”。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以中国和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当前实际,从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视角阐释中国如何通过生产力发展的飞跃,实现从大国到强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必须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对外传播,讲好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故事,讲好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故事。

    为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就在于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不断深化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始终坚持以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和跃升。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发展能力不足是引发全球危机的重要根源。要摆脱全球发展困境,就需要生产力的新变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中国应对当前自身发展问题的新思路,更是中国关于全球发展的新创见。

    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中国力量。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通过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助力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从而打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中国已经建立起高效的风能、太阳能、电动汽车等生产体系,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在扩大新能源产品出口的同时,还加大了对其他国家可再生能源的直接投资,直接助力这些国家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为促进全球产业和技术变革提供坚实支撑。2023年,中国研发支出绝对额居世界第二位,接近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占全球制成品市场份额超20%。中国日益成为全球新技术研发与创新的重要源头地和创新产业化与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技术和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高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特征,中国科技创新将从过去的以消化吸收跟跑为主升级到以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为主,中国经济也将从要素驱动变成科技创新驱动,“内涵式增长”将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常态。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助推全球技术变革,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作者为天津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上一条:《今晚报》刊发我院执行院长李名梁教授文章《构建新型生产关系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下一条:《今晚报》刊发我院执行院长李名梁教授文章《筑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想根基》

    关闭